9月25日举行国民党主席选举,朱立倫以8万5164票(45.9%)当选。第二位是张亚中得到6万0631票(32.6%),第三位是江启臣3万5090票(18.9%),第四位是卓伯源5133票(2.7%)。习总书记26日上午发电报表示祝贺说:“过去一个时期两党在坚持‘九二共识‘、反’台独‘共同政治基础上良性互动,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,造福两岸同胞,成效有目共睹”。朱立伦立即回复表示感谢道:“深盼今后两党在‘92共识’、反对‘台独’基础上,求同尊异,增进互信融合,加强交流合作,让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继续前行“。去年,江启臣被选为主席时,因为对”92共识”态度暧昧,习总书记没有发贺电。显然,大陆对国民党新主席寄予期望,使严峻复杂局面的两岸关系重回到和平发展的健康轨道。
1 国民党重新回到“92共识”政治基础
蒋经国去世后,李登辉当国民党主席,初期还有郝伯村等元老,1991年拿出国家统一纲领,并执政的国共两党取得了“92共识”。但90年代后期,李登辉台独的原形毕露,作为国民党主席却为主张台独的民进党帮忙。2000年民进党上台后,国民党内继承孙中山革命精神的有识之士,批判李登辉和民进党,积极改善同大陆的关系。特别是2005年连战访问大陆,举行连战・胡锦涛会谈,为2008年夺回政权创造了条件。马英九执政的8年,在“92共识”的基础上,两岸关系得到顺利发展,两岸人民和周边国家,都享受到和平安全和经济利益。然而,2016年民进党上台后,不承认“92共识”,使两岸关系严重倒退。国民党本来应该高举“92共识”大旗,与民进党进行斗争,但在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失败后,新上任的江启臣主席受国际岛内舆论的负面影响,显现出抛弃“92共识”、将“中国国民党”改称“台湾国民党”、由蓝变绿的倾向,使得国民党失去立党之本,变成了人心动摇、组织涣散、毫无斗志的政党。通过这次国民党主席竞选,重新回到“92共识”原点,有望国民党恢复元气。
2 国民党内团结似有希望
国民党的痼疾,就是争权夺利,不团结。但现在与往前不同,有可能团结起来,共同对付民进党。一是党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。党产被民进党搞得一贫如洗,甚至党职员的工资也无法支付。二是国民党人被民进党及其操弄的媒体逼得毫无喘息之机,受压抑情绪总会要释放出来。三是不坚定的党员离去,剩下的是深蓝,有理念,有志气,有大局观念。特别要提到,四个候选人尽管在竞选中争论激烈,但都说到选举结束后一定团结在新主席之下。最关键的是朱立伦和张亚中能否团结,能否互相支持。张亚中是教授,是理论家,参加竞选是为了宣扬两岸理念。选举有结果后他表示,支持朱主席,愿意商谈如何重建党。朱立伦也表示,要搞成一个“空前团结的国民党,充满战斗力的国民党”,愿意与得票率第二的张亚中好好商量。现任国民党主席江启臣下午6时20分宣布败选,恭喜朱立伦当选。台湾民众党主席、台北市长柯文哲当晚通过声明祝贺朱立伦当选国民党主席。在两岸问题上,不但国民党内部团结,国民党和民众党还有可能联合起来挑战民进党。
3 张亚中的功绩不可抹灭
这次国民党主席选举出乎预料地热起来,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,起到了震动舆论的效果。其关键人物就是张亚中教授。人们认为,张亚中只不过是学者,没有政治背景,与过去一样,不会有什么重大影响。而大家关注的是现主席江启臣和前主席朱立伦之争。但这两人对两岸关系不那么重视,如没有张亚中参选,不会是那么热起来的。从8月至9月,连续在各地开的政见会上,张亚中猛攻朱江二人对两岸路线的含糊不清,并高呼“救党、救国、救两岸”的口号,叫醒了深蓝国民党员的党性。据民意调查,9月中旬,张亚中的支持率超过朱立伦。于是党内主流被迫采取弃江保朱策略,才保住了朱立伦当选。尽管张亚中没当选是件遗憾的事,但这样结果可能是理想的。因为朱有地方政府执政经验,也有党主席经验,政治经验丰富,这次又受到张亚中旋风冲击,有可能当好第一把手。至于张亚中,他一直说,“志在参加,不在胜选“,如果他的主张被朱立伦有所接受,就心满意足了。有一种说法,真正赢家是张亚中。
4 国际环境的变化将有利于国民党
在战略态势上,我国处于主动和攻势,而美国处于被动和守势。为此,美国朝野一致对中国采取极限施压的政策,以防止中国超过美国。特朗普上台后就开始打台湾牌,支持蔡英文推行“渐独”,使得国民党处于相对困难局面。这一情况,拜登上台后也没有变化,甚至将干涉台湾写入日美首脑共同声明和七国首脑声明。中国对此坚决抵制,并对美国的军事干涉进行军力反制,在东海、南海和海峡两岸呈现出紧张局势。特别是今年以来,中国在各个领域进行了反击,使得美国无可奈何,不得不在战术上有所收缩了。具体表现在,1)应美国的要求,9月9日举行了习近平・拜登电话会谈,2)拜登明确表示坚持一个中国政策,3)美日澳印四国机制声明,没有提到“台湾海峡的和平和安全的重要性”,4)9月25日,美国和加拿大释放了华为的干部孟晚舟,等等。美国前阶段虚张声势的事态愈益破绽,将有利于国民党高举“92共识旗子”,积极推进两岸和平发展。
5 岛内舆论可望出现大转折
由于民进党极力推行去中国化政策,又由于马英九执政8年中没有进行纠正,岛内中国人意识日益淡化。再加上,民进党当局反大陆政策以及美日两国丑化大陆的影响之下,台湾充满着“反中氛围”。但大环境发生了变化,必然岛内小环境也会发生变化。历来,日本对台湾的影响较大,而过去日本主要支持国民党反共大陆,如今支持民进党谋求独立,特别是近几年来其力度不断升级。但日本外交基本上追随美国,如美国对华态度软化或者进行些调整,就会采取紧跟美国的对华政策。实际上,日本舆论已经开始出现要重视对华外交的声音。比如,每日新闻9月26日社论写道:“从四个总裁候选人发言中,未能看到打开困局的积极姿态,而只谈如何对抗中国。在中日关系再次陷入冷却之时,菅义伟首相在过去一年没有致力于缩小同中国的距离。有必要从内向思考摆脱出来。”朝日新闻同日社论也写道:“多数亚太国家不希望与近邻大国中国相对立,谋求同中国的共存共荣,才是最好的前景。”
6 明年地方选举有望重现2018年
民进党2016年执政以来,蔡英文的业绩不佳,很快失去民意,2018年底的“九合一”地方选举刮起韩国瑜之风,国民党取得了很大胜利。本来,国民党居于绝对优势,谁也认为2020年地区领导人选举,国民党一定获胜。至于民进党,内部矛盾尖锐化,蔡英文无望参选。但两个因素帮了蔡英文的忙。一是国民党内部争权夺利,互补不团结。二是美国插手香港,搞乱一国两制。据说,台当局防控疫情失败后,民意支持率下降,特别是年轻人的支持率显著下降。民进党支持率约30%,国民党20%多,民众党近10%,其余40%是无支持政党。如果国民党能够团结一致,整顿组织队伍,那么有可能重现2018年获胜局面。现在的香港与2019年完全相反,社会稳定,经济繁荣,生活安泰。可以预料,今后一年将更是越来越好。至于中美关系,如前所述,尽管在战略上持续激烈竞争,但以不发生冲突为限,势必呈现相对缓和趋势。只要是国民党“党魂””回归,朱立伦说的“团结起来对抗嚣张的民进党”,一定不会成为空话。
7 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
1)同美国的关系。国民党与美国有着密切联系,朱立伦与美国的关系也很密切。在竞选中,张亚中指出了朱立伦与美国的关系。笔者担心这一提问留下后遗症,影响到朱张团结。过去,国民党与美国保持密切关系,甚至听从美国意志都可以理解,但如今,美中力量对比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,重点放在哪里,国民党领导人必须有清醒认识。同时,中美关系追求的是“不对立、不冲突,互相尊重,合作共赢”的关系,不妨碍国民党领导人与美国领导层进行正面交流。
2)同日本的关系。蒋介石时代,国民党与日本右派保持密切联系。李登辉当国民党主席后,以个人经历拉拢日本人,并民进党上台后将自己的人脉关系交给民进党,使日本转变为
疏国民党而亲民进党。尽管日本尽搞对华小动作不断,令人愤慨,但日本不是主要对手,让其慢慢觉悟为宜。随着国民党支持率的回升,日本对国民党的态度也会转变,会越来越加以重视。有个日本学者说到,何时两岸关系顺畅,何时日台关系亦得到顺利发展。对日本朋友,我们一起讲这个道理为宜。
3)争取年轻人。国民党员老化严重,深蓝更是高龄者居多。据说,民进党善于使用现代化通讯工具,而国民党远远不如民进党,主要原因在于年轻人少。据报道,台湾年轻人对民进党失望,有离心倾向,对国民党将是个机会。在大陆,年轻人非常活跃,富于开拓精神。
再者,美国和日本推行妖魔化中国,正在走向破灭,真实的大陆,将出现在台湾年轻人面前。国民党新领导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,岛内氛围有可能发生变化,将出现有利于吸收年轻人的局面。江启臣代表党内年轻人一代,让其继续发挥作用是极为重要的。
4)争取中间人。如何争取无支持政党的40%是关键。2018年地方选举获得胜利,是由于中间派倒向了国民党,2020年败给民进党是中间派倒向了民进党。国民党各地都有组织,而且还掌握着15个县市长。如今,国民党的“灵魂”回来了,大家精神振作起来了,中间人再度倒向国民党是完全有可能的。从国民党分裂出去的新党、亲民党等蓝色人马,也有可能团结到国民党新领导班子。朱立伦和张亚中呼吁的大团结在眼前,争取中间人和年轻人大有希望。
8 海外华侨华人的任务
大陆兴旺发达,团结一致,搞社会主义建设,国际威望越来越高,但在民进党的操作下,台湾离得我们越来越远,实在令人愤慨而焦急。但如今有盼头了,感谢四个候选人,感谢朱立伦和张亚中,感谢全体国民党员!我们在海外,与祖国人民一道,坚决支持国民党新领导,坚决支持统派团结起来。我们在海外,前阶段对居住国有识之士和人民做了些传播说服工作,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做出了一定贡献。在日本,右翼政治家长期执政,执行了鼓励台湾走向独立的政策。我们在日本的华侨华人,尽管对日本朋友做了些说服工作,但因岛内氛围偏向民进党而成效甚微。如今,国民党腰杆子硬起来,敢于改变台湾舆论氛围,我们也就有搞头了。让我们携手前进,为争取两岸和平发展而奋斗!